這個飲料杯可以用租的!輕鬆實踐減少拋棄式餐具!

在台灣,大街小巷皆隨處可見手搖飲料攤位或店舖,根據環保署統計,台灣一次用飲料杯每年約使用 15 億個,堆起來相當於 4 萬 4 千座 101 大樓。
By 加分誌 2019/05/02 19:00:00


2 位愛喝飲料的 7 年級生鄭文普和林志龍,率先身體力行,引進日本、法國的環保杯租賃制度,創辦了青瓢新創環保杯租賃系統。從消費者的角度思考,立志打造出能深入國人每日生活的環境友善新提案。
 

愛喝飲料的好友攜手創業 產生 1+1>2 的成效

青瓢新創環保杯租賃系統由 2 位 7 年級生─鄭文普和林志龍攜手創辦。
兩人的個性特質相當不同,文普熱愛蒐集情報分析、推論的過程、志龍個性雖較為內斂,內心卻隱藏著對理想強大的熱情和行動力。這麼不同的兩人,卻從高中時期就是死黨,說起話來自成一種節奏、有種無可取代默契。
 


但兩人也坦言,當好朋友和一起共事是不同的兩回事,創業的過程中,免不了有看法不同、甚至產生爭執的狀況。幸好,友誼和對創業初衷的共識,讓他們不斷磨合、得以撐過這些考驗。

大學選讀機械工程系的志龍,某次偶然看到由美國前副總統高爾製作的知名環境紀錄片《不願面對的真相》,當中提到氣候暖化議題,在 2006 年上映時震驚全球,也讓志龍警覺到,人們看似不經心的各種日常生活行為,對環境可能產生難以想像的危害。讓選讀機械工程的他,內心感受到一股強烈的矛盾。

「因為工業幾乎難以避免對環境帶來危害,讓我覺得有點難過,也更強烈希望能為保護環境做點什麼。」在這個契機之下,志龍的心中種下了保護環境的種子。
 


▲青瓢團隊初代的成員:左起林志龍、朱怡錚、鄭文普,目前主要負責行銷業務的怡錚已出國求學,暫時離開組織


「我和文普從高中時,下課的娛樂就是一起去買飲料(笑),我們都很愛喝飲料。後來也曾從飲料杯開始思考,怎麼做可以減少使用拋棄式餐具的機會。」

畢業後,即便對機械專業有熱情,他也沒有選擇進入相關企業就職,而是先經由親戚引薦到北京的企業單位工作,見到北京當地更嚴重的環境問題後,輾轉又進入中國最早成立的民間環保組織「自然之友」,參與推動「低碳家庭」項目。
 


「因應組織的專案計畫,我有了到巴黎參加2015年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的機會。當看到主辦單位在活動中執行飲料杯租賃的制度,讓消費者即便沒有自備環保餐具或環保杯,也能選擇以租賃的方式和單位租用,使用完畢再歸還,頓時解答了我一直以來的疑問。」志龍說,即便是環境保護有著理想的自己,也常會因為攜帶環保餐具需清洗、養護,而有怠惰的心理。

「洗不乾淨,隔天拿出來搞不好還會有異味。」對這類型的消費者,租賃食器的制度可成為消費者選擇拋棄式餐具前,最後一道環保替代方案。當他和死黨文普提及回台引進制度的想法,文普也大表贊同,正好兩人的工作都告一段落。於是,兩人便有了攜手創業的想法。
 


 

因為領頭羊的使命感 覺得不能放棄

文普認定「可行」的思考邏輯,和志龍不太相同。「環保杯租賃系統在推動上的問題主要有兩個,一個是清潔、一個就是方便性。清潔上,為了找到合適的食器清潔廠商配合,杯子所選用的材質和尺寸都必須納入考量。青瓢選用高品質的食品級聚丙烯 PP 塑料作為產品材質,耐溫高自製立牌,讓消費者更清楚青瓢的環保杯租賃制度

今年青瓢參與在台北新生公園舉行的台北超級馬拉松賽事,在補給站提供環保水杯青瓢團隊初代的成員:左起林志龍、朱怡錚、鄭文普,目前主要負責行銷業務的怡錚已出國求學,暫時離開組織達 100°C,食安上也無塑化劑及雙酚A的問題,我們也找到了專業的清洗廠配合,流程符合台北市清洗作業規定,洗劑、乾燥劑等均符合食品衛生要求,且定期交由 SGS 檢驗合格,同時定期自行檢驗,以確保清洗品質。」

「至於方便性,我認為的理想狀態是,消費者可以在A點租借、B點規還。好比說你在飲料店買杯奶茶,付費租借環保杯,使用完畢可以就近找到便利商店歸還。要能執行到這個程度要和很多商家作串聯,物流和金流,對現在的我們而言都是相當複雜的問題。但總是要找到一個施力點下手。」
 


▲今年青瓢參與在台北新生公園舉行的台北超級馬拉松賽事,在補給站提供環保水杯


「我們決定從路跑活動使用的杯具開始著手,一開始我們看中路跑的場次多,每場活動又都必須消耗很多杯子。參與者在路過站點時喝水使用杯子,喝完就會被放回原站點,杯子本身可能遭遇的破損率較低,也不需改變太多使用者行為。路跑又多能跟環境議題產生關聯,感覺可行!」文普和志龍就像是兩個志同道合的鄰家大男孩,當彼此聊到理想、聊到可以做些什麼,眼神閃閃發光、滔滔不絕,但如何向消費者、向合作廠商推薦自己、解釋自己正在做的事情,對他們而言相對棘手。

「以路跑活動舉例,最初要向主辦單位自薦就不是一件簡單的事。我們的參與勢必會增加主辦方的成本,此外也要向主辦單位說明如何執行、能產生什麼樣的效益,解除主辦方的疑慮、使主辦方認同我們的理念、以及降低主辦方承擔的成本,成為我們創業後面對的大挑戰之一。」文普坦言,最開始覺得參與路跑活動可行,但最初在向廠商提案階段就遇到困難。


青瓢的第一個案子是由康健雜誌主辦的康健樂活節,也成為他們初次實際檢視消費者對環保杯租賃系統的接受程度。「杯子一擺出來,一開始還被消費者誤認為是賣環保杯的廠商。這也是一個很好的機會,讓我們實際面對消費者可能會有的疑慮。」一向以商業性考量為主的文普說到這裡,突然笑了笑說:「其實賣杯子還比較好賺!」和消費者一手交錢、一手交貨,雖然確實能更快回收利潤,但和他們的創業理念背道而馳,就算知道這可能會是一條比較好走的路,他們也不曾考慮。

「因為第一個案子是市集的型態,後來主動和我們接洽合作的廠商也大都是市集。」志龍說,這樣的意外發展,有別於最初他們以路跑活動為目標,讓他們必須重新就市集的形式和消費者需求,調整執行的方式和杯子的容量。

「市集需要的杯子相較於路跑容量較大,這會影響到成本、倉儲及物流方式。」文普樂觀的說:「消費者接受環保杯租賃系統的速度比我預期的還快很多。最初推一個大家不曾聽過的制度,不但消費者可能有疑慮,要讓企業接受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,很多廠商甚至會有『多做多錯』的保守心態不願嘗試。但像今年10月,我們幾乎是滿單的狀態,我們和同為租賃食器的單位,台南『好盒器』結盟合作,在台中爵士音樂節、康健樂活節...等大型活動都可以看到我們。」
 


問到兩人認為「青瓢」最大的價值為何?文普說:「有時會因為我們是台灣少數率先做食器租賃業務的單位,而有種使命感,覺得不能放棄,讓我們撐過很多想放棄的時刻。當你今天開始嘗試一個新的制度,打開一個大家想像之外的可能性,就像是在大家腦中植入了一個小小的種子,說不定可以長出一棵大的...什麼!」